首页 > 健康贴士 > 秋天艾灸这几个穴位,脾胃才能好好过冬

秋天艾灸这几个穴位,脾胃才能好好过冬

据悉,胃寒是指脾胃阳虚、过食生冷、寒邪引起的阴寒凝滞胃腑的症状。主要是脾胃阳虚、腹部受凉、吃得太冷、劳倦伤中,复感寒邪导致阴寒和胃滞。在中医看来,胃痛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原因:外邪伤胃,饮食引起的胃损伤,情绪低落,脾虚。而外邪主要指外邪“寒热湿”三大病邪,其中,寒邪入胃导致气机阻滞,不通则痛较为常见,尤其在秋冬季节。

秋冬季节,一是天气寒冷,寒冷凝重,二是腹部受凉,阴液聚集,寒冷最容易入侵!艾灸是调节胃寒最合适的方法,因为艾灸最直接的作用是温补阳气,散寒除湿:胃寒是冰,艾灸是火,火融冰,艾灸抑制胃寒!古医书说艾草性辛温,能祛湿寒,活气血。当艾烟接触到皮肤时,它可以通过热量很好地渗透到经络中,两者强强结合,双重克制胃寒!

胃寒艾灸调理方法:

1、脾俞、胃俞

腹为阴,背为阳,脾俞、胃俞是脾和胃的背俞穴,是阳气进入脾胃的通道,调理胃寒首先就要灸它们。

2、中脘

中脘穴处于胃的中部,有温中健脾、行气止痛的功效,胃寒必灸,可直接取到直接温胃的作用。

3、神阙

热力承受强,常灸可补中气。

4、足三里

足三里是胃之下合穴,此穴和胃之间有一条直达途径,艾灸它可补充胃气,以对抗胃寒。

友情链接:美容人才网 艾灸条 艾灸液批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