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艾条喜欢看重年份和色泽
艾绒生产3年、5年、7年、10年,成本极高:
如果制造商只使用真正的运输“三年五年”甚至“十年陈”艾绒,面临着巨大的仓储风险。
比如艾草长期存放会有着火的危险,这绝不是危言耸听。
南阳当地大厂“东升艾绒厂”出了这件事——叶子放了好几年,氧化/发醇积热,着火烧了几百吨老叶子,这是厂长亲自说的,有业内人士感兴趣可以考证。
再从商业的角度进行分析:
业内最大的艾绒厂,大部分艾叶储量都是几千吨,好像还有很多?但是每年的用量也是几千吨。每年端午节,大厂商有几百万的钱买艾草。厂家一定要想尽办法加快艾叶的流通速度,降低仓储成本,否则就会有破产危机。
中国的地价和资产压力注定了厂家不可能把艾叶放在三五年内,更不用说十年了。
这些原因就是厂家不会做的“三年、五年、七年、十年”艾绒的动机。
那是否有“三年五年七年”的艾条呢?
是的,但不会卖给普通客户。而且价格比淘宝上的大路货高几倍。
这种艾绒会卖给艾灸馆及其出口的高端零散顾客。
如果你去淘宝上问这些标签“X年陈”商家,他们一定会坚持,我卖的是XX年,假一罚十哦-谅你也看不见,我就咬死自己说的话。
举例说明:
艾条质量选择
两种艾绒都是所谓的“金艾绒”假如在淘宝上卖,一般都是标注的“五年陈十年陈”心情好的5~10中随便挑一个数字说七年陈。猜猜哪个贵?贵多少?
陈冶疗一年三年,灸感差别不大。
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原因:艾灸感和冶疗没有太大区别。
就像郫县豆瓣酱一样,也有陈放XX年的说法,但是味道怎么样,一口就能吃出来,艾灸除非经络敏感性极高,五年陈的火力会感觉更柔和,但只是一点点。
如果差距太大,普通人很容易认识到差异,商家永远不会像现在这样夸张。事实上,淘宝上的一大帮五年、十年份的艾条,绝不会有一年的艾条生存空间。
比如日本“点灸用艾绒”,它是由陈方不到一年的叶子制成的,但这并不妨碍日本从唐代开始就继承和应用艾灸,甚至比中国人更精细。精制艾绒的质量让国内一票厂商感到羞愧。
有关“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”
国内对“五年陈”的追捧,可以说是因为孟子的一句话“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”,我个人的理解是:“七年”不一定是七整年,“三年”不一定是三整年,中国古代文字一直有这种“虚指”修辞方法,如-“千山鸟飞绝,万径人踪灭”,“飞下三千尺”,“桃花潭水深千尺”,“轻舟已超过万重山”等等。
当然,这些数据可能有点夸张,但让我们想想,所谓的“七年之疾”意思是“慢性病时间长,延迟不愈”,
“三年之艾”意思是“陈年艾叶陈放一定时间”。不一定是实际上指“三年或七年”。
你能这样理解吗?
需要澄清的是,我不同意“陈艾好”在这种说法中,我只能说我可以很容易地体会到艾和一两年后的艾的区别。一开始,艾明显躁狂,渗透性差,不够柔软。如果把一两年的艾条和真正的五年的艾条相比,个人感觉差别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。
艾灸感的边际递减效应
为了方便大家理解,简单手绘一张自己感受的图片,我叫它“艾灸感的边际递减效应”。
以上是个人想法,没有普遍意义。个人更愿意把这句话理解为一种“中国式历史包袱”,先说大家的话,不得不相信,不能相信。就像中医治疗一样,需要理性看待。
说了这么多,无非是让大家明白这件事:与其纠结X年陈等价值很低的问题,不如研究如何将穴位和人体经络的基础知识结合起来。
如何选择艾条?
个人感觉只要是真正陈放一年以上的艾绒做成艾条,就可以用了。
“原则上”时间越长越好,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价格。